深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公路工程资源节约水平—《公路工程节能规范》解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节能规范》(JTG/T 2340-2020)(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与2020年5月1日实施。《规范》首次系统提出了公路领域全面的节能要求,涵盖设计、施工、养护、运营各个环节,对于公路领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编制背景
能源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自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交通运输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节能措施,制定低碳交通发展战略,发展低碳交通技术、产品和运输服务,提高交通能源利用率,以低能耗、低排放获得最大的运输服务能力。
我国将能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重点用能行业,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历来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十三五”初期,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后,《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坚持发展绿色交通的战略重点,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所以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推进公路行业的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了《公路工程节能规范》,进一步明确公路工程项目节能原则与标准,指导和规范公路工程在工可、设计、施工、运营、养护阶段的节能工作,促进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二、标准的定位与作用
《规范》是公路行业第一部专门的节能类规范,是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架构中绿色标准板块的重要组成。《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成熟技术和经验成果,科学把握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节能特点,提出了节能要求和节能措施,对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全过程的节能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对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高效、绿色及交通强国建设的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提供坚强支撑。
三、主要技术要求
本《规范》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理念,涵盖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工可、设计、施工、运营及养护各阶段,考虑了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土建工程特性、机电信息化特性、养护管理需求及社会用户需求,提出全寿命周期整体有效的节能要求。本着“贯彻国家法律法规”、“解决行业空白”、“补齐领域短板”的原则,《规范》采用了定性描述与定量规定相结合的方式,提出技术要求,同时注重与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本《规范》主要技术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影响工程规模和运营后的社会用户能耗的重要阶段,而工程规模又将直接影响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节能工作。因此,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节能要求,一是侧重路线走向选择、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模确定、路线交叉及构造物选址等方面节能的规定,二是侧重工程本身与周边路网、物资运输、人员需求、地区经济等的协调考虑与相互衔接,以便降低运营后的社会能耗。
(二)设计阶段是全寿命周期内节能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施工阶段和运营、养护阶段的能耗,是解决能源浪费及不合理应用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主要从公路建设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入手,对于主体工程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主要从线形、线位、技术指标、结构、材料、工艺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节能要求和节能措施,对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房屋建筑等则主要从供能设备、用能设备、建筑节能以及智能化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指标和节能方案。
(三)施工阶段的节能任务是落实和优化设计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和施工过程本身的节能。施工过程本身的节能主要从施工组织方案、场地布设、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作业流程、施工机械、材料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措施和技术指标。
(四)运营阶段的节能重点工作在于执行设计阶段的节能方案,并加强控制管理能耗和运输能耗。为了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在实施节能控制措施的同时,明确了加强能耗监测的要求。
(五)养护阶段的重点在于科学制定养护计划,提倡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具体养护工作时,参考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等确定了节能措施。
四、实施注意事项
(一)新能源需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工程需求等进行科学、客观、有效的利用,并加强能耗监测和应用效果评价,以保证新能源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持续监测节能措施实施后的真实节能效果。进一步通过实际监测新材料、新能源及其他节能措施的节能数据,用真实数据实现评估效果提高节能的可操作性,为公路工程节能技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组织宣传培训。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做好《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广大公路建设者和管理者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标准》,为《标准》顺利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