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交通建设协会网站欢迎您!
   
反腐政廉   纠风政纪
扎实推进   作风建设
  
信息中心
人民日报:产业沿着公路走 公路促进产业兴
来源:中国公路网 | 作者:临沂市交通建设协会 | 发布时间: 2021-08-31 | 4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村以前只有一条乡道是水泥路。”四川省南江县八庙镇明阳村村民杨国平说,以前村里道路硬化率低,大家很少到街上赶集,如今交通四通八达,开通了农村客运,实现了“抬脚上车门、下车到家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推进脱贫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

“四好农村路”发展现状如何?当前,还有哪些难题?接下来怎样补齐短板,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在广西和四川进行了采访。

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

一条3公里长的道路,贴着山,盘旋上下。15年前,蓝凤秀等9位老人,历经300多天,开辟出一条砂石路。广西上林县西燕镇岜独村上绸庄的瑶族群众,靠着这条路畅通了大石山区与外面世界的联系。

7年前,在南宁市江南区、兴宁区的对口帮扶下,在县里各部门的支持下,砂石路又变成了硬化路。2014年起,上林县投入约2.7亿元建设通屯道路,完成超951公里道路建设,受益人口达149053人。如今,上林县人口规模较大且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明阳村也是如此。“我们住的房子以前一到下雨就是外头大下、屋里小下,找盆子接水都搞不定。现在路通了,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都能拉进来。2017年,我把土墙房子修成了砖房子。”村民石德义说。

如今,明阳村通车里程达41公里,随着路网完善,330座土坯房全部改造成砖瓦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路修好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养护难。水毁、塌方、地陷,山区道路常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许多通屯道路没有后续管养机制措施,缺乏应有的养护;市场化养护程度弱,社会层面还未形成统一的养护合力。

灵活运用国家补助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市场参与活力,提高村民护路意识……去年,上林县交通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两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单位,负责20万元以下的小修保养工作,开始提高市场化主体参与养护程度。“未来,我们将通过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提高全民爱路护路意识,同时加大资金支持,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努力实现村屯道路‘有路必养’。”上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韦启宏说。

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

四川省宣汉县庙安镇八庙村的村民前些年大都选择外出打工。直到2014年春节,看到路修好了,很多人回村种植脆李。“八庙村1社和3、5、6社的主干道必须相连,这样,运输脆李到酒厂比绕行村委会办公室近5公里左右。”种植大户黄孝权在村民院坝会上建议。

2020年,八庙村争取涉农整合资金230余万元,实施村内主干道连接公路4.6公里,打通村道“微循环”。随着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的内联外畅,群众种植脆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该村建成万亩脆李标准化示范区,并带动周边村社加入,共同打造了宣汉县的“花果山”。

如今,八庙村尝到了公路建设的甜头,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未来能解决。比如:安全保障相对不足,农村公路面广量大,山区公路多临水临崖,加之汽车大量增加,交通安全设施不足、汛期灾损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还有部分农村公路超设计寿命运行,自然损耗严重,应该进行改扩建。

背式割草机嗡嗡作响,公路这边,上林县大丰镇交通管理站站长黄清正忙着清理路边的杂草。嚓嚓嚓,村道与公路连接的那边,云里村村委会主任李东硎挥舞着镰刀除草。这个月,黄清和李东硎又碰面了,黄清说:“一周三次,村里日常巡查村道情况;一月一次,镇里和村里联合排查路面隐患;每个季度,县里还会组织路容路貌环境卫生清理。”

除了4个自然村因受大龙洞水库地形限制以外,上林县其他自然村都已实现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的连接。但随着工作推进,很多人反映一个突出的问题:管理难。具体是,管理力量薄弱,每个镇的交通管理站仅两人,每个村的护路员往往也是两人且是兼职;责权不够清晰,县、乡、村三级管理机制未高效运行;信息化水平不高,超限超载现象基本靠人盯。

为提升管理水平,未来,上林县管养机构将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对乡、村管养人才的培养和保障。上林县委书记蓝宗耿表示,未来5年,上林县将加快推进交通网建设,深入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韦启宏说:“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落到实处。”超载治理方面,积极推广使用远程治超称重检测系统是一条有效途径。“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农村公路,在节约人力成本、保障安全通行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

“看到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得哭”。这是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以前的真实写照。全村100多户人,散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上。村民刘福太有40多亩林地,种着中药材云木香。当时没有公路,“靠马驮下山,一次驮两三百斤,运费两三百元。”

道路通,产业兴。如今,土家族新村寨成了休闲观光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上万亩中药材逐一规范种植、集中经营,为1万余亩传统药材云木香和特色玫瑰产业种植户平均增收数千元。刘福太家的云木香,每年轮作收入2万多元;20多桶高山蜂蜜,收入8000多元;四五十只土鸡,能卖30元一斤。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这都得益于该村依托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发展全域旅游,高起点、全方位规划并逐一建设四通八达的产业路、旅游路。

从上林县白圩镇卢村向大浪方向走去,硬化路沿线是成片的农作物。道路途经不孤村,村民周国成的40亩沃柑收成好,春节前后已卖了13万斤,他说:“过两年挂果多些,能突破30万斤。”从2014年到2020年,上林县投入5.5亿多元,实施了416个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形成了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兴、产业推动农民富的交通发展趋势。

不过,随着农村产业、旅游业不断发展,道路建设提档升级是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通往经济林的道路有些是四级路,有些是通屯路,大型卡车进不来,收获季村民每天得花钱雇三轮车来回跑,往外运农产品;有些公路建设标准偏低,村内主干道连接不够且未形成环线,一到节假日、赏花时节,车辆堵得水泄不通,致使游客体验不好……

对此,各地的规划实践已经启动。韦启宏说,最关键的就是围绕公路服务产业和旅游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公路等级,完善农村路网建设。以卢村到大浪为例,上林县将会把沿线10.38公里的路段提升为三级路。届时,卡车可以直接开到地头,仅不孤村一地,将会有上万亩农田受益。

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介绍,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将邀请专业人士或公司结合旅游、产业、人文等因素进一步做实做细全村整体布局的道路交通网络详细规划,确保布局科学、项目精准、受益面广。同时,加大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公路建设和管护。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9日 02 版)


    
  
热门信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