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公路、水运、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山东各地构建全方位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10月8日全线“洞通”
济南地铁1号线、3号线一期相继建成通车,泉城济南进入“地铁时代”。10月8日,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盾构施工难度最大的宝长区间顺利贯通,至此2号线全部38个单线盾构区间全部贯通,标志着2号线实现全线“洞通”,距离年底通车目标又近一步。
宝长区间盾构施工难度在全国罕见,目前尚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面对这种现状,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会同参建单位中铁三局迎难而上,不断收集国内相似地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区间地层进行学习探索,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到现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一环一环地掘进,直到实现顺利洞通。
当前,2号线19个车站已全部封顶、区间已全线洞通,附属结构完成76%,机电安装完成92%,装饰装修完成70%,38个单线区间已开始行车调试,综合联调完成59%。预计10月底全线“轨通”、11月中旬全线“电通”、11月20日前后进行全线行车调试,确保2号线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菏泽牡丹机场将实现年底通航
菏泽牡丹机场是全国重点推进建设的11个机场项目之一,将于10月15日迎来整体工程竣工验收。
菏泽牡丹机场总承包方中铁北京工程局项目书记刘昌明介绍,只要能够顺利通过10月15号的竣工验收,牡丹机场将迎来校飞试飞阶段,对年底的顺利通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据悉,菏泽牡丹机场是打造菏泽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航站楼建筑设计面积1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跑道长度2600米,站坪面积5.5万平方米,设置9个机位,以运行B737、A320机型飞机为主,项目总投资19.79亿元,占地2306亩,预计年旅客吞吐量9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6500吨。
菏泽牡丹机场作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提升省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带动旅游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助推菏泽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菏泽旅游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积极作用。
5.63亿元 潍坊规模最大立体交通建设工程开建
日前,潍坊北海路通亭街交通改造工程首个墩柱—C匝道4号墩成功浇筑,意味着桥梁主体结构从地下向空中提升、从深度向高度突破。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该墩柱于8月8日成功浇筑,刚刚撤去手脚架,这是整个工程中完成的首个墩柱。据介绍,C匝道4号墩桥墩型式为花瓶墩,墩高13米。
在整个北海路通亭街交通改造工程中,类似的墩柱共有224个,墩高最低4.11米,最高14.15米。北海路通亭街五岔口位于奎文、寒亭、高新、经济四区交汇处,紧邻济青高速潍坊口,是向北直达滨海潍坊港,向南连通坊子区的主要交通枢纽,是中心城区重要的形象窗口。实施环岛改造工程,是潍坊市委、市政府着眼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民生福祉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加强中心城区与滨海区、高铁新片区等多个片区互联互通,实现人流、物流快速转换都具有重要意义。北海路通亭街交通改造工程于5月28日正式开工,这是潍坊市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立体交通项目。
该交通改造工程造价约5.63亿元,合同工期450天。环岛改造采用单喇叭口立交形式,高架层主线自北海路跨青银高速开始,向南跨玄武街、玉清街交叉口后接地,匝道桥实现3个方向快速转换,地面层由通亭街西段接入北海路,北海路与玄武街形成十字交叉口。工程主线桥总长约830米,宽26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匝道桥总长约2300米,宽9米或12.5米,单向单车道或双车道,设计时速30公里。